清朝状元“诅咒” 惊世预言“始于史终于钟”是应该怎样一回事?

您当前的位置:环亚科技网新闻正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8-03-01 18:17:26  阅读:6487+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胡夏

清朝状元“诅咒”,惊世预言“始于史终于钟”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古代的知识分子读书那么用功?因为“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

清朝状元“诅咒”,惊世预言“始于史终于钟”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古代的知识分子读书那么用功?因为“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怎么才能证明自己的文化水平呢?一般的选择是参加科举,正所谓“学而优则仕”,苦读寒窗数十年,为的就是金榜题名,以及之后的跻身宦臣,光宗耀祖。

只要“金榜”上出现了名字,你就成为了一名举人,或者进士(按参加科举的级别划分)。但是,中国古代的科举历史上,曾经涌现了数以百万计的举人和十多万名进士。但是呢,作为这个群体之巅峰的“状元”郎,却是凤毛麟角,屈指可数。据考证,自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的第一位科举状元孙伏伽(山东德州人)开始,到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止,在这1283年间,科考的榜数为745榜,共产生了592名状元(一说504人),加上其他短命政权选考的状元以及各代的武状元,中国历史上总计可考的文武状元为777人。(文状元有许多,武状元我只认苏乞儿)

按理说,考上状元的人都是人中龙凤,肯定具备一定的真才实学,都是凭本事考上的。可是,关于浙江的状元,却有一个民间谚语叫做“始于史,终于钟”,给人一种钦定的感觉。

“始于史”——史大成


史大成生于明朝熹宗天启元年(1621年)的浙江鄞县,算是一个前朝遗民。在清朝顺治十二年(1655年)的时候参加科举,并且成为了汉榜状元(清朝的科举是分汉榜和满蒙榜的,算是一种民族加分政策吧),也是清朝建立以来,浙江出的第一位状元。

据说史大成在参加完殿试时,他的考卷被主考官拟定为第三,也就是探花。可是顺治皇帝看了一遍之后,觉得史大成的字不错,行文雅正,端庄秀丽。正所谓“字如其人”(皇上这么想,没办法),顺治觉得他的人品肯定没得说,于是钦定他为状元。

不知道那位原本是状元的进士,后来有没有努力练字。

因为母亲身体不佳,史大成上书朝廷,请求在家奉养老母,并且在家住了十年。因为在家的时间太长,朝廷曾多次让他返京复职,但是,他常常对别人说:“岂能以一官之职而易一日之养乎!”朝廷见史大成屡召不还,于是削去了他的官职。

“终于钟”——钟骏声

钟骏声字雨辰,号亦溪,生于道光十三年(1833年)。

咸丰十年(1860年),因为咸丰皇帝庆祝自己三十岁生日,特别加设了一次恩科。所谓的恩科,是指在寻常例试之外,遇到朝廷庆典后特别加开的科举考试。正是在这一次,钟骏声一举夺魁,成为了状元,也是浙江省的最后一位状元。

之后,以高起点步入仕途的钟骏声被授予翰林院修撰的官职,负责掌修国史。在咸丰十一年的时候,出任顺天乡试的同考官,之后又典试山东湖北,视学四川,着手清朝的基层招生教育工作。

“始于史,终于钟”这句民间谚语,只是历史上的一种巧合。只要一个人有真才实学,必定能够在古代的科举考试上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当然了,会点书法,写一手好字是加分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