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偶像密码”之谜 亦实亦虚

您当前的位置:环亚科技网新闻正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8-03-21 23:59:06  阅读:3872+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贾青

揭秘偶像密码之谜 亦实亦虚   用玛丽莲・梦露当密码是不是很酷!  人的面孔记忆力,为何那么强?  先前的研究证实,人...

揭秘“偶像密码”之谜 亦实亦虚  

用玛丽莲・梦露当密码是不是很酷!

  人的面孔记忆力,为何那么强?

  先前的研究证实,人类具有对面孔优先识别的本能:对于眼前出现的任何图像或影像,人类最先做的是看看其中有没有人类的面孔。研究还证实,人类辨认人的面孔的能力与生俱来,而且记忆的准确性也非常惊人。例如人类能记住多达一万张的面孔图像,即使这些图像质量很差;大多数人都能认出哪怕是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没见的人。如一个实验显示,在离开学校35年后,人们还能认出他们90%的同学。

揭秘“偶像密码”之谜 亦实亦虚

  那么人类对面孔的记忆能力为何这么强呢?是靠眼睛的细致观察,还是靠大脑内部组织之间精细的分工合作?英国伦敦大学的一个科学家研究小组做了一个这样的实验:让志愿者观看把玛丽莲・梦露变脸成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的图片,同时用精密的核磁共振成像扫描技术监视志愿者的大脑活动情况。

揭秘“偶像密码”之谜 亦实亦虚

  结果发现,在进行面孔识别时,志愿者大脑中出现了3个活跃部分。如果志愿者看到的是一个熟悉的名人的面孔――梦露,他的“大脑前颞皮层”会变得比较活跃,因为这个部分负责解读与面孔相关的名字等信息,如会联想出梦露演过的电影、她的经历等等;当志愿者看到一张相对陌生的面孔――撒切尔夫人,并同他所存储的记忆进行比较时,位于人耳后的“梭状回”部分便活跃起来,这个部分负责辨别是否认识这张面孔;与此同时,位于大脑后部的“下枕叶回”部分也活跃了起来,这部分负责对脸部的细微部分进行分辨,如分辨面孔显示的皱纹等细节,以此来为面孔的辨认发挥辅助作用。

揭秘“偶像密码”之谜 亦实亦虚

  这一现象表明,人分辨面孔的能力之所以超强,是因为人脑内部各部分组织有明确的分工与合作。有了这种分工与合作,人就会对面孔的细微改变,作出严格的区分和判断。如当一张被电脑合成的、有60%像玛丽莲・梦露和40%像撒切尔夫人的面孔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这张合成的脸可能会被先前认识梦露的志愿者,当做是老年梦露的;而当一张面孔有40%像梦露,60%像撒切尔夫人时,这张合成的脸,则会被先前认识撒切尔夫人的志愿者当做是最性感的年轻撒切尔夫人的。这种视觉判断,抓住了脸部的主要特点,显然是准确的。

揭秘“偶像密码”之谜 亦实亦虚

  巧用你的偶像面孔编密码

  既然人类对面孔识别和记忆能力超强,那么能否巧用人们对面孔的记忆能力为人带来更多的便利呢?

  美国心理学家最近就想出了一个妙计。他发现,对包括银行账号密码等多种密码的记忆,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人们对密码的记忆并不轻松,密码组合设计也令人为难:如果选择数字加英文字母当密码因子,让密码设计组合简单化,虽然容易记忆了,但也容易被破译。例如把“1234AB”当一组密码,虽然比较好记,但很容易被破译,所以安全性就很差。但设计复杂了,尽管难以被破译,但也难以被记住了。

揭秘“偶像密码”之谜 亦实亦虚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这位心理学家化实为虚,设想用最实实在在的人们记忆里众多的偶像面孔,来代替字母或数字密码因子,用偶像组合来代替原来的数字与英文字母组合。之所以选择使用者心中的偶像作为密码因子,是因为人们对自己的偶像的记忆再深刻不过了,所以记忆密码就轻松很多,而且还具有保密性。因为其他人未必熟悉你心中的偶像,例如你的英雄偶像是乔治・华盛顿,但别人心中的英雄偶像就未必是他了。再者因为人心中有许多领域的偶像,所以在密码因子的构成上,人的密码因子一开始就超越了10个自然数和26个英文字母的限制,范围非常大,其组合出的密码的安全性自然也很高。

揭秘“偶像密码”之谜 亦实亦虚

  不过,在使用偶像组合密码之前,要借助电脑系统先由自己来设定。例如你的密码由8位你心中的偶像组成,那么你要先列出你心中的8位偶像,组成一组由8张面孔组成的密码。

  当你到银行取款时,电脑会显示一幅由8个大方格构成的画面,每个大方格里有8个小方格和8个不同的面孔图像。这时候电脑会提示你输入密码,而你要做的事情很简单,就是用手指在8个大方格中点击你心中的偶像。你不用记住你的偶像次序,点击偶像的时候没有先后次序,当你把你的偶像都点完之后,密码就会被电脑识别,然后就可以顺利取款了。如果换了其他人,很难把你心中的8个偶像全认出来,所以你的密码的安全性自然非常高。

揭秘“偶像密码”之谜 亦实亦虚

  根据这条创意设计出的电脑软件开发出来后,立即受到广泛好评。很多专家认为,要不了多久,这种亦实亦虚、不用特别记忆的“偶像密码”,肯定会被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