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先林院士:意外走红有点愁很快就会过去的

您当前的位置:环亚科技网新闻正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7-09-09 11:22:57  阅读:9596+ 来源:新浪科技 作者:邱心志

  来源:新京报  一张照片让78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先林意外成了“网红”。照片中,白发苍苍的刘先林坐在高铁二等座上,赤脚...

  来源:新京报

  一张照片让78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先林意外成了“网红”。照片中,白发苍苍的刘先林坐在高铁二等座上,赤脚穿旧鞋,仍笔耕不辍。照片经微博发布后,引发网友点赞,有网友直呼“又见扫地僧”。现年78岁的刘先林现为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他毕生致力于测绘仪器国产化,曾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原标题:刘先林 意外走红有点愁很快就会过去的)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官微刘先林1939年4月19日生,河北省无极县人。1962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数十年以来,致力于摄影测量和航测仪器的研究工作。 受访者供图

  14日,在媒体的追问下,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发布了一个简短声明。声明中介绍了刘先林和研究团队乘高铁,并在车上工作的原委,同时替刘先林院士婉拒了媒体的采访。一位78岁的古稀老人为何还在奔波的旅途中工作?拥有院士头衔和诸多荣誉,刘先林的衣着为何如此简朴?他投入了毕生精力仍坚持的科学,研究的是什么?昨日,新京报记者独家对话刘先林,回应公众,同时分享这位“扫地僧”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体会。

  一周出差一次常日行千里

  新京报:在火车上修改PPT被网友拍照是什么情况?你当时知道吗?

  刘先林:那天我们团队去郑州参加项目交流,当天团队里的3人一起回京。因为14日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召开的科技成果发布与应用交流大会,我要做主题报告,但当时还差1/3的工作量没有完成,就打印了ppt,在火车上修改。我当时不知道有人拍了照片。13日晚上,有同事和我说,你变成网红了,我有点发愁,后来他们安慰我说,很快就会过去的。

  新京报:听说你在火车上工作是常态。很多人在火车上,都是很放松的,为何刘老经常在火车上工作?

  刘先林:因为忙不过来。国家测绘局系统23年没有选上院士,只有我一个院士。国家测绘局、各协会,还有一些重点实验室的工作都要兼顾一下,另外还要搞科研,时间就显得不够用。相比来说,车上、飞机上时间比较富余。

  新京报:你团队的人说你“日行千里”“永不停歇”,这个年纪还在四处奔波?

  刘先林:现在尽量减少,基本一个星期出差一次,比以前少多了。基本当天去,当天回。

  新京报:这个频率对你这个年纪来说,好像也挺高的?

  刘先林:过去更高。主要是不好拒绝人家,到处开会,做报告、鉴定、评审,这些事太多。我们工程院学部有一个院士也是不停出差,所以最近病倒了,可能也是太累了。

  如果有可能80岁退休

  新京报:你科研团队的人说,你对人从不会说不,不会拒绝别人,所以特别忙?

  刘先林:现在也开始说不了。尽量减少去外地出差,不过他们就把会挪到北京来开,那我就不能拒绝了。

  新京报:你现在承担哪些工作?你今年已78岁了,怎么还让自己这么忙?

  刘先林:我现在是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国家测绘局几个重点实验室的学术委员会主任。另外,也在做一些科研,目前主要在做SSW车载激光建模测量系统,这可能是我退休前推的最后一个科研项目了,做了近十年,已经生产销售20多套,进入推广阶段。另外在全国还有12个院士工作站,每个站都有具体的任务,我负责给他们出主意。

  新京报:你打算什么时候退休?

  刘先林:不是说院士不过80吗,如果是的话,应该快了。

  在高校兼职近十年未取工资

  新京报:你在火车上穿的鞋子已很旧了,衣着也很朴素,有网友直呼“又见扫地僧”,对此,你怎么看?

  刘先林:我不明白什么是“扫地僧”。因为是到地方去争取项目,我专门穿了件衬衫,平时都穿T恤,就是鞋子有点脏而已,也是很正式的。

  新京报:据了解,你的收入并不低,平时吃穿住用是否很低调朴素?

  刘先林:也没有。平时衣服由子女和老伴给买,应该不会太差吧。这双鞋是穿了两三年了,我下次买双锃亮锃亮的。

  新京报:听说你不愿意在买东西上花时间?

  刘先林:如果自己去商场,第一眼看见什么,就买什么,大小合适就行,不愿意在这上花时间,是不是男性都这样?我倾向于自动化比较高的东西,电器商场我常去逛,买各种电器、砂锅、电饭煲。我最近买了一种捷赛锅,把主料、调味料放进去,5秒钟就做一个菜,节省时间。现在我最拿手的是酱烧茄子和萝卜丝。

  新京报:有同事说看见你的衣服经常正反两面穿?为什么?

  刘先林:可能有时不太注意。我穿衣服图一个简单,一般只穿一件,不喜欢层层叠叠。我每天看温度,根据温度决定今天穿什么厚度的衣服。盖被子也是这样,各种薄厚的被子我都准备着。

  新京报:可否分享下你的金钱和消费观?

  刘先林:我觉得钱多了也没什么用。反正也不缺钱,不太看重钱。从2007年开始,我在几个大学的兼职费都留在了大学。

  新京报:这得有多少钱?

  刘先林:大概每所大学每月1万块的水平。

  新京报:那几个大学,每年就是几十万。大学拿这笔钱用作什么,你知道吗?

  刘先林:大部分用作学生奖学金或者先进教师的补贴。

  “保送院士”很少写论文

  新京报:媒体报道,你在科研经费上也很节俭,用很少的经费填补多项国内空白,为国家节省资金近2亿元,这是如何做到的?

  刘先林:科研经费我用的都很少。第一个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解析测图仪项目用了83万;第二个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JX4A-DPS项目只用了35万。

  我的秘诀就是把钱花在刀刃上。第一个科技进步奖的科研项目,国家测绘局几乎把全年的科研经费都给了我,这在当时是很高的。我们研发的产品JX3量产后,占领国内市场90%。价格比国外便宜8倍。国外一套设备35万美元,我们的35万人民币。

  另外一个秘诀是自己往里添钱。这个主要是现在的科研项目,把个人的钱投进去。申请经费审核太慢,但我很着急,有时需要买东西,我就把卡给他们,让他们赶紧去买。

  新京报:你是中国工程院的第一批院士,但是你却笑称自己是“保送院士”,是怎么回事?

  刘先林:当初院士评选时,不需要申报,也不用第一、第二轮评选,也不看论文数量。首批院士,就是每个单位上报“系统科技尖兵”,相当于单位“保送”。如果按照现在的标准,我可能根本评不上。

  新京报:听说你几乎不写论文,也不太注重申专利。为什么?

  刘先林:可能一共就写了八九篇。我们干的都是实事,都是根据实际需要去搞研发,写论文要是把自己的一些技术诀窍泄露给竞争对手怎么办?

  申请专利很浪费时间,一个大课题做下来,可以申请几十个、上百个专利,还需要经费支持。现在科技进步非常快,一些专利可能很快就被取代,没意义。除非有硬指标要写,我才会让学生去写几个。

  新京报:如何看待这次“意外走红”?是不是也带来了一些小烦恼,比如媒体追着要访问你?

  刘先林:我想干自己喜欢的事儿。对于这个,我有点烦恼,也尽量回避。记得2006年有一轮宣传,20多家媒体记者扑在我们单位边上,花了我2天时间。我不想引起过多,也不想耽误时间。